↑點擊收獲驚喜,免費關注↑
1月7日,央視《朝聞天下》推出的特別欄目“卓越工程師·單增海:鋼鐵重器挺起裝備制造業脊梁”開播。節目聚焦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單增海自主研發不斷攻克技術壁壘,引領起重機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卓越事跡,進行了長達3分36秒的深度報道,動態展現中國制造的發展現狀以及創新實力。
超級移動起重機被工程裝備行業公認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發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珠峰之頂”。
畫面中的這臺龐然大物,是目前全球最大噸位的全地面起重機,具有重載轉場、安全控制、精準操控等特點。它可以在140米的高空擎起148噸的重物,刷新全球輪式起重機的吊裝極限。這臺車的總設計師,正是單增海。
談及自主研發,單增海在節目中表示,在十幾年以前,中國的風電吊裝市場上基本是清一色的進口產品,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再到風電場上去看一下,中國的各個大型風電吊裝現場,全部是中國裝備。
“從原理開始,從零部件的開發,到不斷地試驗,反反復復地攻克,最終實現了這一技術。我們也認識到,必須要通過關鍵技術能力的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發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單增海和團隊的努力下,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地面起重機成功下線,由此拉開了我國全地面起重機自主研發的序幕。在不斷攻克技術壁壘的過程中,起重機控制器的研發最為艱難。
單增海坦言,“控制系統是整個設備的關鍵技術承載的部件,在2015年之前,我們控制系統的軟件硬件,整個全套系統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這也是我們跟國外設備的重大技術差距之一?!?/span>
完全依賴進口,大部分利潤都被國外企業所賺走的同時,產品開發周期和成本都受到嚴重制約。
“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成立了控制研究所來攻關解決控制系統的技術。經過一段時間攻關,我們把控制系統的硬件和軟件、應用層軟件、架構層軟件完全實現了自主開發。”單增海表示,不僅掌握了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并且控制系統的成本下降了60%,供貨周期縮短一半以上。
不止在產品方面有突破,單增海作為項目負責人發起了國際標準 《起重機安全使用第2部分:流動式起重機》制定。該標準是中國主導制定的首個流動式起重機領域產品技術類國際標準,打破歐美在安全類流動式起重機標準的長期壟斷,增強了中國起重機行業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
“我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小步的進步,終將匯聚成中國制造的一大步提升。”在單增??磥?,他們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之中,逐漸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局部的超越。每一步的跨越,都是從0到1的突破。
∣吊裝人必備的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