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六中全會精神知識自測第一期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說明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請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_______在北京舉行。
▼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
2.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_______。
▼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歷史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_______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年光輝歷程。
▼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4.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_______,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
▼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5.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_______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6.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_______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
7._______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
毛澤東思想
8.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_______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
社會主義
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_______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_______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_______。
▼
改革開放;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0.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_______和_______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么建設黨
11.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_______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
▼
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12.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_______,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_______。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14.黨確立習近平同志_______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
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
15.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_______,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
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 / END / ————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微信公眾號(原文有改動)
編輯丨羅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