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件拼裝支點就位校正應力筋復查灌縫

構件拼裝有平拼和立拼兩種方法。平拼不需要穩定措施,不需要任何腳手架,焊接大部分是平焊,故操作簡便,焊縫質量容易保證。但多一道翻身工序,大型屋架在翻身中容易損壞或變形,所以一般情況下,小型構件,如6m跨度的天窗架和跨度在18m以內的桁架采用平拼;大型構件,如跨度為9m的天窗架和跨度在18m以上的桁架采用立拼。立拼必須要有可靠的穩定措施。
用立拼法拼裝預應力混凝土屋架。
(1)做好屋架塊體的支墊。
每個屋架塊體做兩個支墊,為節約木材,支墊下部可用磚砌筑(基礎要夯實),支墊的平面尺寸根據塊體重量確定。各支墊的距離根據塊體長度確定,兩端支墊(圖中的A、D兩點)布置在屋架的端節點上,中間支墊(圖中的B、C兩點)應距屋架中節點40~50cm(即兩個中間支墩相距80~100cm),以便于焊接下弦拼接鋼板。磚砌體以高出地面30cm為宜,支墊應砌到同一標高,然后在上面根據屋架的起拱高度,放置所需厚度的方木或預制混凝土塊,并在上面彈出直線和屋架跨度尺寸線,作為拼裝屋架的依據(以下稱拼裝基準線)。
(2)豎立三角架(支架)。
三角架是穩定屋架用的,必須牢固可靠。三角架中的立柱可在屋架塊體就位前埋入土中1m以上(梢徑不宜小于10cm),每榀屋架需6~8道三角架,其位置應與屋架的拼裝節點、安裝支撐連接件的預留孔眼或預埋鐵件等相錯開。
(3)塊體就位。